English

业内人士对特价书市反应不一

1998-09-30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9月25日京城再度敲响了金秋书市的锣鼓。在读书爱好者看来,这可能是他们的节日盛筵。少花钱多读书,不亦乐乎!然而,京城的书业界人士可没有同样的好心情。他们对特价书市批评有加。特价书市招致反对的首要原因是,它对图书常规发行渠道造成了巨大冲击。

“书市前10天,知道消息的人们就不再逛书店了。书市进行期间,书店生意自然很清淡。还有,试想那些在书市上大包小包、大捆小捆满载而归的人们,有谁会在之后的两个月内来书店呢?”一位书店营业员这样告诉记者。

业内人士对今年上半年特价书市的“影响”依然记忆犹新。经历4、5月份的劳动人民文化宫特价书市后,一家大型民营书店的月营业额一下子从130多万元掉到了80万,到7、8月份元气才慢慢恢复。还有不少书店当时日进帐只有几十元。

当然,图书市场疲软的原因有很多。但是,专家认为,特价书市难辞其咎。有媒体将特价书市与盗版猖獗、不法书商并称为市场趋淡的几大因素。

特价书市对图书市场的冲击不仅仅体现在一两个月的营业额滑坡上,更体现在潜在而长久的对读者消费心理的误导上,也就是形成了读者对图书定价乃至书业的“信任危机”。期待新书降价以后再买已是人们普遍的心理,侃价也日渐成为买书时不可缺的一道程序。

国林风书店营业部主任杨明书认为打折导致读者“对图书定价非常怀疑,对知识价值非常困惑”。海淀图书城某书店的李宏国先生告诉记者:“你给顾客打折,可他总觉得优惠得不够,好像骗他似的。”

对于图书定价太高的论调,万圣书园经理刘苏里和儒仕源精品书店经理路秀峰都表示不能同意。但是,刘苏里指出,确有一些高定价的书是害群之马,总量虽然不大,但已经足以毁掉整个行业的声誉了。而且,也正是这些书在特价书市上大行其道。

业内人士认为,特价书市的后遗症远不仅此,其恶果至少还有以下两个:

——助长了“高定价、低折扣”的歪风。三联韬奋图书中心营业部主管陈丽军认为,因为打折的压力,零售商只能在进货时拼命压低批发折扣,供货商又向出版社要求低折扣,为了满足这种要求,出版社唯有把定价提高一途。于是,就形成了降价销售——提高定价——降价销售的恶性循环。

——社店关系遭到破坏。刘苏里认为,参加特价书市,出版商、批发商、零售商三支力量中,“最难过”的要数零售商。本来从出版商、批发商那里进货的折扣已达65折至70折,再加上成本和参加书市的摊位费、运输费、损耗费等,如何去与书市上普遍的8折、7折乃至更优惠的折扣去竞争呢?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行部副主任王磊进一步指出:“出版社上市场打折,即使能获得一点短期利益,但是损害了社、店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,也背离了培养市场的正途。我认为,到特价书市去,对出版社来说是一种耻辱,所以,从1996年起,我们就不再参加了。”

有关人士还指出,特价书市损害的不但是书业的利益,更是读者的利益。在特价书市上,一类是盗版盗印加书商操作的成本极低的图书;一类是由于出版社选题重复,内容平庸,一问世就面临压库的图书。这样的书读者兴高采烈地背回去,本来以为得了个实惠,最终却只有叫苦不迭。王磊说:“特价书市上,首先是好书淹没在特价书中,其次是读者便宜没买到好书。”人民邮电出版社发行经营部经理赵宝珊则对劣质品、报废书通过特价书市到达读者手中表示了忧虑,他说:“那些一折二折出售的报废书根本就应该立即化成纸浆,而不能再进入市场。”

本文发稿之际,新闻出版署向各级新闻出版局下发通知,要求加强对各类图书展销活动的管理,规范各种特价和降价书市。通知要求,各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审查主办和承办单位的资格;凡出版时间未超过12个月的图书(含重印书)均不得在各类图书展销活动中降价和打折零售。看来,书市不正常的一面有望得到控制,这自然也应该是大多数业内人士和读者所欢迎的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